在旅行途中聚焦美食,透過美食構築旅程,Daily Focus News 日日旅行聚焦美食旅遊領域,提供最新美食新聞與文化旅遊記錄。

美起來!四大工業區美學服務再升級

03 前庭景觀戶外活動使用情形

台灣過往曾是全球矚目的製造業龍頭,包含電器、紡織、塑膠乃至今日領軍的半導體產業等,共同創造了這座島嶼的經濟奇蹟。大大小小的工廠林立在每個城市的各個角落,各具特色的工業區,雖無「工業區美學」可言,卻也反映出時代記憶。

07 規劃8種同色系鋪磚變化,整合園區環境色彩

然而在經濟重心轉變等眾多因素下,台灣工業區正面臨著必須升級與轉型的必要課題。這些開發歷史久遠、早有獨特文化的廠房聚集地,是否能在謹慎權衡與避免破壞本質的情況下,找到一個共通的機會點,進一步注入屬於這個時代的設計與活力?

03 設置方便推車使用又符合生態成長的地鋪面,呼應大園工業區與自然共存的精神001
設置方便推車使用又符合生態成長的地鋪面,呼應大園工業區與自然共存的精神。

在這樣的前提下,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工業區再設計」計畫應運而生,以「打開工業區,工業區公園化」作為核心精神,階段目標為帶動廠商鄰里一起創造共融共好的環境。

圖1:工業區公園化後,創造了廠區鄰里共好的交流環境001
工業區公園化後,創造了廠區鄰里共好的開放環境,打破封閉性、釋放公共空間。

全台共有62個工業區,近八成的園區已開發超過30年,廠區規劃多以機能及安全管制為導向,向來予人封閉性高的印象。經濟部工業局延續園區社會責任的精神,於110年發起「工業區前瞻美學標竿計畫」,委由設研院導入設計思維及美學管理,以樹林、大園、大發、台中港關連四大工業區進行示範改善。透過設計流程的導入,建立工業區的人本環境示範,並且讓這個示範能持續地被複製。釋放公共空間,甚至創造友善的公共設施,就有機會創造頻繁的群眾參與性,更多的對話也能就此展開。

圖2:打開服務中心的管制圍牆,在樹林工業區前庭創造親民的街角公園001
打開服務中心的管制圍牆,在樹林工業區前庭創造親民的街角公園。

作為第一批參與改造的全台四大工業區,有著各自需要面對的狀況差異,設計手法上無法一概而論,但仍然能窺見共通、不利於公眾參與的窒礙之處,如園區開發歷程久遠,與周圍鄰里明顯疏離;服務空間閒置衍生的公共設施不足,並缺乏整體性的識別指標。

因此設研院整合制定了一系列的階段性改造重點,如打開圍牆、整理服務中心的動線與基地現況;種植適合在地生長、且看得出季節變化的植栽種類,進而釋放人行區域及行道樹生長空間;整理建築意象以彰顯服務形象,最終為工業區建立一致且清晰的公共指引系統。

02樹林工業區服務中心識別形象優化001
樹林工業區服務中心識別形象優化

在樹林工業區中,打開管制的圍牆、人車分流、釋出部分行車空間轉為社區型的街角廣場是清晰的策略,設計團隊希望重新創造綠意盎然的場地,提供民眾優質親切的交流空間。

圖6:規劃豐富的季節植栽及街道家具,展現屬於樹林社區型工業區的街角公園樹林工業區服務中心001
樹林工業區服務中心

而大園工業區裡,打開前庭景觀、降低植栽高度、整理建築立面、整平道路高差則是明顯待改善之處,夥伴希望信任、友善且親和的服務精神,能成為屬於大園的新意象。

圖7:移除原有建築立面的鐵窗,呈現服務中心開放交流的服務精神(大園工業區服務中心001
大園工業區服務中心

台中港關連工業區的車行動線截斷前庭的群眾使用空間,建築立面形象陳舊,因此改造目標為創造工業區裡的綠色客廳,發展多元使用環境、集中車行動線,營造友善人本空間。令人感動的是,這裡甚至出現企業自主退縮廠區空間,共同響應園區拓寬人行道環境。

圖8:將車行動線更有效地集中於一側,把服務中心前庭打造成台中港關連工業區的綠色客廳001
將車行動線更有效地集中於一側,把服務中心前庭打造成台中港關連工業區的綠色客廳 。
圖9:為服務中心周邊會前來遛狗及休憩的大眾提供舒適的活動環境(台中港關連工業區服務中心)001
台中港關連工業區服務中心將周邊環境打造為民眾會前來遛狗及休憩的舒適活動環境。

大發工業區幅員廣大,開發年份久遠,道路樣態繁多且混亂,當務之急是設計符合友善使用的資訊需求量及色彩,建立一致性的人行道規劃及公共指標系統。 圖:

圖10:服務中心讓出更多的人行空間來做為示範,鼓勵園區廠商響應、一起打造舒適的公共環境(同上)001
服務中心讓出更多的人行空間來做為示範,鼓勵園區廠商響應、一起打造友善人本的公共環境。
圖12:推動大發工業區減量不必要的資訊及指標數量,提供清晰明確的指引001
將全台工業區規劃出一套可應用於不同情境的指標系統,提出一致性的識別形象。

此次的優化改造為了具體落實工業區公園化的精神且務實地推動,在設計之初便朝各工業區低度維護管理即可保持的理想狀態,著重服務中心及其周邊的氛圍轉變,讓大眾輕易察覺城市裡多了一處舒適的公共體驗環境。設研院作為資源整合、議題發動的平台角色,未來也將持續推動以人為本的城市思維,開啟一般大眾對於公共、開放、友善環境的美學想像。

工業區再設計-宣傳影片| https://youtu.be/2HCya0X5gGU

延伸閱讀

發表迴響